如果您欣赏这篇文章,别忘了在右上方点击“关注”哦。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,我们将继续为您带来更为精彩的阅读体验。
1996年的一个普通日子里,一位年过七旬、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自家陈旧的居民楼阳台上静静坐着,望着远方。她的手紧紧握着一封信,信封的边缘已经有些发黄,经过岁月的洗礼,显得有些褶皱。
不知过了多久,老人终于缓缓地伸出布满岁月痕迹的手,颤抖着拆开了信封。她小心翼翼地取出信纸,目光凝视着上面的一行行文字,低声念道:
“盛国玉同志一生忠诚于党,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,特此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。”
这短短的一段话,老人反复读了好几遍。每一次,她都深深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激动与感慨。当她再次抬起头时,眼角已是泪水盈眶,纸上的字迹被泪水慢慢模糊。
展开剩余86%“我的一生愿望终于实现了!党和国家赋予我的厚爱,我定将竭尽所能,不辜负为革命事业献身的无数英雄和同胞!”她激动地说道,拄着拐杖站起身来,语气中充满了坚定与感慨。
此刻,距她第一次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,已经整整四十年。
四十年来,这位老人为了革命事业四处奔波,参与了无数艰苦的斗争,但最终,她却不幸被国民党特务捕入渣滓洞,与革命烈士江姐同住一间牢房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她就是当年重庆“11·27大屠杀”唯一幸存的女性——盛国玉。
那么,在那个惨烈的大屠杀中究竟发生了什么?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晚年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?让我们一同走进盛国玉老人的传奇人生。
曾经读过《红岩》这本小说的人,一定对“渣滓洞”这个名字不陌生。那是一个充满血泪与英雄事迹的地方。重庆战时是国民党的陪都,特务们在这里以极其残忍的手段对待被关押的共产党志士。渣滓洞本是一个煤矿的废弃坑道,但国民党特务却将其改造成了一个用来关押革命志士的地狱。
为了逼迫革命者出卖党的机密,特务们施行了令人发指的酷刑:铁链、辣椒水、老虎凳、电椅、竹签……每一种刑具都足以让人毛骨悚然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渣滓洞的每一寸土地,都沾染着共产党人的鲜血。正因为如此,它与重庆另一座特务监狱——白公馆,一同被人们称为“两口活棺材”。
1949年4月,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南京。面对即将崩溃的命运,国民党特务的暴行变得愈加疯狂。特别是在重庆解放前的几个月,他们开始在监狱中大肆屠杀革命志士。
1949年11月27日下午4点,解放重庆的脚步已经临近,特务们在最后的疯狂中准备了一场恐怖的大屠杀。
那天,渣滓洞的所有狱友吃完晚饭后,被特务们命令下楼集合。男性被带到1到7号牢房,女性则被集中在8号牢房。特务们迅速锁上了铁门,正当大家茫然不知所措时,一队手持汤姆逊冲锋枪和手提机枪的特务闯了进来。
随即,渣滓洞的所长徐贵林吹响了哨子,所有特务齐声举枪,瞄准了牢房的窗户,开始毫不留情地扫射。
枪声此起彼伏,火舌吞噬空气,整个院坝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枪声:“哒哒哒...哒哒哒......”
数不清的子弹穿透了牢房的窗户,射入了无辜革命者的身体,鲜血染红了渣滓洞的土地。此时,大家才明白,自己的生命可能就要在这场枪火中结束。
然而,即便面临着生死,他们并没有选择沉默。就在倒下的瞬间,他们齐声高呼:“打倒国民党反动派!共产党万岁!”
然而,随着枪声越来越密集,革命同志们一个个倒下,他们的呼喊也渐渐微弱。盛国玉与另外一名女同志一起站在靠窗的角落里,枪声过后,盛国玉虽然没有中枪致命,但却被击倒在地。
特务们为了确保没有活口,完成扫射后,又进入了牢房进行检查。如果发现有幸存者,便会进行补射。当特务发现盛国玉时,他们用枪托狠狠打在她的腹部,见她没有反应,以为她已死,便转身离开。
幸运的是,盛国玉凭借顽强的意志活了下来,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如她一样幸运……
在那一刻,革命伉俪左绍英与彭壁灿正在牢中照顾他们年幼的孩子。为了保护孩子们,他们将婴儿紧紧护在怀里,用血肉之躯为孩子们筑起了“防弹衣”。
然而,这两个孩子最终还是被特务发现。特务们将左绍英已经僵硬的尸体掰开,冷笑着从她的怀中将两个哭泣的婴儿拽出来,毫不留情地举起枪,向孩子们射去……
这一幕深深刺痛了盛国玉的心,那些撕心裂肺的哭声,至今仍深深刻在她的脑海中。
接下来的暴行更加令人发指。特务们在屠杀结束后,竟然往牢房里浇上汽油,点燃了大火。火势迅速蔓延,浓烟弥漫,整个牢房变成了一个燃烧的火海。
盛国玉清楚自己必须清醒过来,她趁着火势还没有蔓延到自己所在的地方,迅速顺着窗户爬了出去,跳到外面的院子里。为了躲避特务们的追捕,她躲进了男厕,那里是最难被发现的地方。
就在盛国玉忍受着浑身伤痛、被恶臭包围的情况下,时间一点点过去。她的伤口因为浸泡在污水中而更加严重,疼痛几乎让她无法忍受,最终,她晕了过去。
不久后,附近的居民发现了渣滓洞的火灾,赶来灭火。在救火的过程中,他们发现了昏迷不醒的盛国玉,尽管她的身上已经失去了大量的血液,但依然微弱地喘息着。
这些居民大多数是附近兵工厂的家属,出于同情和对革命的认同,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将她救了出来,帮她穿越封锁区,最终送到了党组织。
经过艰苦的三天三夜跋涉,盛国玉最终在一个无力坚持的时刻遇到了我党的宣传队员,他们帮助她联系上了党组织。
她被送到重庆的高滩岩中央医院(今重庆西南医院)接受治疗。由于伤势感染严重,加上长时间未进食和伤口引发的风寒,盛国玉在医院住了整整一个月,才逐渐恢复过来。
在她治疗期间,党组织辗转联系到了她的丈夫——余梓成。夫妻二人终于得以重逢。那一刻,余梓成心疼地握住妻子的手,眼中满是无尽的爱与担忧。
盛国玉忍不住泪如雨下,用另一只手紧紧握住丈夫的手,仿佛想用这个动作告诉他:“我没事。”
在恢复健康的过程中,盛国玉讲述了自己在渣滓洞的经历。每当提起那些日子,她总是忍不住揪紧床单,咬紧牙关,仿佛再次亲身经历了那段无法忘怀的苦难。
1926年,盛国玉出生在重庆市垫
发布于:天津市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